府院联动显成效——推进“百园增效”行动,让闲置土地“活起来”
2019年以来,博爱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十大战略”和市委“1353”总体发展思路,立足实际,建立健全“府院联动”机制,持续开展低效闲置用地集中整治和产业集聚区“百园增效”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主要措施】
一是大胆运用预重整机制。推动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府院良性互动的预重整机制,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提前化解矛盾纠纷,扫除破产重整中的障碍。
二是积极探索“2+2”府院联动模式。在拯救困境企业时,实行“政府和法院+投资人和管理人”的工作方法,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和优势。
三是不断创新破产重整新模式。为每一个破产企业找到最适合的重整方案,先后探索出“分离+现金清偿+债转股”“剥离债务+拍卖股权”“政府投资平台参与”等多种重整模式,充分发挥了“府院”的智慧和创新精神。
四是加强对管理人的选任、监督和指导。采取公开竞争招募的方式,努力确保每一个企业都能确定最适合的管理人。实行负面清单制度,凡是被省高院、市中院通报批评的破产案件管理人,一律不再使用。在破产过程中,既注重发挥管理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又主动参与管理,不当甩手掌柜。
【典型案例】
裕华新材料公司成立于2004年,原为博爱县重点企业和税收大户,主要生产和销售光伏玻璃和农业温室玻璃,市场竞争力强,产品知名度高。但由于市场因素,无法正常生产运营,资产负债率达410%。进入破产程序后,县委、县政府和法院创新运用“分离+现金清偿+债转股”破产重整模式,将裕华股份从新厂区剥离,由具有国资背景的大债权人进行债转股,联合安彩高科共同开发利用,并为安彩高科投资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通过破产重整有效盘活裕华公司土地552余亩,资产4.1亿元,化解企业债务16.82亿元,解决职工债权500多万元,税款和社保债权2200余万元,安置职工450人,最大程度保障了债权人和职工权益。
【取得成效】
我县自2019年以来在盘活低效工业用地方面初步形成了司法拍卖、破产重整、协议转让、对外租赁、回收招商五种模式。先后引进了龙佰集团、安彩新材料、宏源精工、亿水源、金鑫恒拓等企业,实施破产重整的好友公司,预重整三峡益众、伊赛公司。截至目前,共盘活停产、半停产企业27家,低效工业用地3500余亩、厂房14.7万平方米,盘活沉淀资产9.8亿元,安置破产企业职工5523人,清收企业欠缴土地使用税等税款3102万元,为博爱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