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失效时间 | ||
发文机关 | 成文日期 | ||
标 题 | 对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91号建议的答复 | ||
发文字号 | 发布时间 | 2024年07月22日 | |
时 效 性 | 有效 |
对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91号建议的答复
博政文〔2024〕42号
张慧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特色农业转型升级”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县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县组织农业农村局认真研究,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办理措施,明确办理要求,确保高质量完成办理工作。
近年来,我县积极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提供优质服务指导,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目前我县常年蔬菜生产面积20万亩(复播),日光温棚2.5万座。博爱县优质林果种植面积2万亩,年产各类水果4万吨,其中樱桃种植面积6000亩,冬桃种植面积4000亩,葡萄种植面积2000亩,怀姜种植面积1000亩。
一、成立组织,加强指导。成立博爱县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工作专班,具体负责特色产业的标准制定、规模化生产、技术指导、经营主体培育和质量提升等工作。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技术指导等工作。
二、积极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推动龙头企业“三链同构”。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增值文章,依托杰航、博农等龙头企业,稳步发展两牛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打造广泛联结、紧密互动、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链条。目前,全县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464家,市级以上示范社55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11家;拥有家庭农场296家,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39家,其中省级7家;拥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1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5家,其中省级4家。
三、加强院地合作,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今年1月,我县与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农业产业战略规划、玉米高产高效生产、蔬菜引种育苗、培育科技人才等内容开展合作,探索构建具有博爱农业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依托我县玉米育种和蔬菜生产的优势,加快推进我县蔬菜产业由种植向育苗转型升级,建设蔬菜育苗基地,做大育苗产业;培育玉米种业龙头,积极融入中原农谷发展战略。
四、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农业品牌做优做强。发展壮大“怀姜”产业,叫响怀姜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一是今年4月18日,在博爱县老农家庭农场召开怀姜种植现场会,10余户生姜种植和加工企业参加,主要就生姜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培训。二是5月15日,我县在九头牛农业公司举办培训会,邀请山东农大徐坤教授来我县培训小麦、生姜轮作技术。三是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训50余名生姜种植技术人员。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县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我们工作更好的开展。
2024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