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失效时间
发文机关 成文日期
标  题 博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博爱县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
发文字号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10日
时 效 性 有效

博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博爱县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

时间:2024-07-10 来源:博爱县人民政府

博政办〔2024〕 16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博爱县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4年7月3日 

    
博爱县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方案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为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着力稳面积、提单产,持续巩固拓展我县粮食高产创建成果,深挖粮食增产潜力,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提高粮油综合产能为目标,以稳定粮油播种面积为前提,以提高粮油单产为主攻方向,聚焦重点作物、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主体,坚持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共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示范引领带动,狠抓防灾抗灾减灾,不断推动我县“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和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取得新成绩,为探索形成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的河南模式,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提供坚实支撑,在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上展现博爱县担当。

二、发展目标

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1.45万亩以上,其中,夏粮面积稳定在20.17万亩以上,秋粮面积稳定在21.28万亩以上。油料面积稳定在0.5万亩以上,其中,花生面积稳定在0.3万亩以上。
2024年:将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与粮油高产示范区同部署同创建,集中打造3万亩小麦高产示范区,在高标准农田建成区、示范区,加快单产恢复,带动全县小麦总产达到2亿斤以上;在水肥条件好的高标准农田建成区、示范区,集中打造6万亩玉米密植高产示范区、0.17万亩大豆高产示范区,力争全年粮食总产达到4亿斤以上。
2025年:在高标准农田建成区、示范区,集中打造6万亩小麦高产示范区、13万亩玉米密植高产示范区、0.25万亩大豆高产示范区,带动全县小麦单产突破535公斤,玉米单产突破500公斤,大豆单产突破194公斤,力争全年粮食总产达到4亿斤以上。
2026—2030年:主要粮油作物集成创新的单产提升技术模式和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共促机制逐步在高标准农田建成区、示范区全面推行,推进粮油单产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亿斤以上,油料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500斤以上。

三、技术路径

(一)小麦。重点是“优化品种布局、深耕深翻整地、适期适墒播种、播前播后镇压、肥水合理促控、灾害综合防范、适时减损机收”。在品种上,重点选育推广高产稳产、抗病抗逆、优质专用品种,旱地小麦重点选育推广抗旱节水稳产品种。在技术上,重点集成推广深耕耙压整地、小麦适期适墒适量适深播种、镇压保墒增墒、浇水防冻抗旱、后期“一喷三防”等关键技术,防范干旱、倒春寒、干热风、烂场雨等自然灾害,抓好条锈病、赤霉病、茎基腐病、蚜虫和多花黑麦草等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确保小麦安全高效生产。

(二)玉米。重点是“适期播种、精准包衣、增加密度、及时化除、化控防倒、防止脱肥、适时晚收”。在品种上,推广耐密多抗宜机收高产品种,力争平均种植密度达到4500株以上。在技术上,集成推广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调控、后期“一喷多促”、适时晚收等关键技术,突出抓好高温、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和南方锈病、玉米螟、粘虫、棉铃虫等重大病虫害防治,持续提升玉米单产水平。

(三)大豆。重点是“合理密植、种子包衣、精细播种、化除化控、病虫防控、防治症青”。在品种上,选育推广耐密高产多抗品种。在技术上,集成推广合理增密、免耕覆秸或条带清茬精播、接种根瘤菌、水肥一体化、低损收获等关键技术,稳定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以症青综合防控为重点,抓好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

(四)花生。重点推广“种子包衣、起垄种植、科学施肥、精准调控、绿色防治、科学收储”技术模式。在品种上,选育推广高产、高油酸、高油、高蛋白优质品种。在技术上,集成推广起垄种植、全生育期精准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治、机械化收获等关键技术,突出抓好甜菜夜蛾、棉铃虫、蛴螬、青枯病、白绢病、茎腐病、叶斑病等病虫害防治。

四、主要任务

(一)围绕“良田”,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重点,围绕农田灌溉、排水、地力提升等关键点,逐步将投资标准提高到亩均3000元以上,全面推行“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市场化模式,到202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22.79万亩、示范区8万亩。将深耕耙压整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确保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加强耕地地力提升,在高标准农田建成区,布局建设地力“加油站”,综合运用秸秆废弃物、人畜粪污等无害化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耕地产出能力。

(二)围绕“良种”,加强品种研发推广。扎实推进种业振兴行动,以联丰种业为主体,依托创新平台,会同优势育种创新团队实施农业良种联合攻关,加快培育一批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的玉米突破性品种,为单产提升行动提供种源支撑。培育壮大种业企业,完善提升仓储加工能力,用好重大品种推广补助资金,支持企业加快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三)围绕“良法”,加强技术集成应用。2024在全县建设小麦高产示范区3万亩、玉米高产示范区6万亩,集中开展品种对比筛选、技术集成配套、模式展示示范,加快成熟集成技术应用;实施规模粮油主体单产提升项目,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高产竞赛,集成高产模式,挖掘增产潜力,培育高产典型,加速示范推广,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分包乡镇(街道)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依托全县40余名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科技人员包村技术服务活动,对大面积单产提升示范区进行包片指导,提高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

(四)围绕“良机”,加快农机推广应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广普及小麦精准匀播、播后镇压机械,适宜麦茬地玉米密植的免耕精量播种机械,花生高效起垄播种、挖掘铺放和自走式捡拾摘果机械,加快勺夹式、气力式播种机械推广,引导农机合作组织加装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切实提高播种质量。积极推广高效低损联合收割机,提高收获质量。

(五)围绕“减损”,强化自然灾害防范。立足我县自然灾害类型和发生特点,加强倒春寒、干热风、连阴雨、干旱、洪涝、高温、风雹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制定发布气象灾害防范和生产恢复技术意见,适时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科学应对灾害,促进灾后恢复,减轻灾害损失。根据我县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加强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茎基腐病、多花黑麦草,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粘虫、南方锈病,花生青枯病、白绢病、叶斑病、茎腐病、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统筹利用中央和省级重大病虫害防治资金、小麦“一喷三防”和秋粮“一喷多促”补助资金,保障财政投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统防统治,力争实现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统防统治全覆盖。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农业农村、发展改革、财政、统计、气象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全县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各乡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专班,列出实打实的工作安排和保障措施,确保工作措施和项目资金落实到位。建立县乡两级示范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强化政策支持。严格落实粮食高产奖补政策,统筹现有支持粮食生产发展项目资金,加大对粮食高产种植主体的支持力度。严格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种粮收益预期,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发展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探索开展“保险+期货”试点。

(三)强化投入保障。根据上级政策要求,统筹利用现有预算内投资、粮油生产保障、耕地建设利用、农业产业发展、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等资金渠道,将单产提升重点品种、重点技术、重点任务作为主要支持内容,加大支持力度。对示范带动推广玉米大豆密植滴灌高产技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

(四)强化督促指导。在关键农时季节,及时派出专家组,对粮油单产提升进行指导,适时组织参观观摩活动,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把粮油单产提升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对成效显著、作出突出贡献的按规定进行表扬,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进行通报批评。

(五)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手机、移动平台等各类新媒体,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典型示范等方式,宣传粮油单产提升行动的好品种、好技术、好模式、好经验、好做法,营造重农抓粮的良好氛围。在关键农时季节和重大活动时,邀请主流媒体开展系列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