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

对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25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4-11-22 来源:博爱县人民政府

张君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度挖掘怀川文化底蕴,打造博爱特色文化品牌”的提案收悉。经与商务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首先,衷心地感谢您对我县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年以来,我县充分依托生态资源、历史文化等优势,因地制宜探索“文旅”融合发展,加强统筹规划,加快培育业态,叫响“太行竹林水乡”文旅品牌,做强产业,打造高质量文旅发展之路。

一、凸显特色文化融入

在全县各景区景点、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道路、游客中心、景观节点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中,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规划设计嵌入本土“山水、红叶、八极、竹林”等特色文化元素,处处彰显博爱“北国江南、太行竹乡”特色文旅形象。以此打造博爱文旅品牌形象。围绕博爱县历史文化名人李商隐、竹林七贤等,加强博爱县李商隐公园、竹林七贤生态文化园、邘新社亲非遗展馆等历史文化名片纪念馆、文化空间等设施建设。讲好名人故事,增加文化内涵,创编李商隐、竹林七贤等文化名人学习和生活等情景剧,开展沉浸式、体验式文化业态和供给。

二、叫响红色文旅品牌

依托本地红色文化底蕴,深挖盘活红色资源,精心打造了“红色教育基地-许湾”“再现红色岁月网红打卡地-青天河知青村”、柏山村刘聚奎故居红色教育基地、下岭后村蒋秀纪念馆、黄塘村中共博爱县工委旧址等一批精品红色旅游点,不断延伸红色旅游产业链,用红色文化助力红色产业、乡村振兴。

三、打造“非遗+旅游”新业态

一是挖掘柏山缸技艺传承等非遗资源优势,积极打造柏山缸传承制作基地和酒器文化博物馆等旅游节点,为游客提供了重温红色岁月、体验陶瓷制作和欣赏千年酒器文化等多个场所,唤醒非遗文化新活力。二是全力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山八极拳”的宣传推广。与八极文武学校结合,编排武术表演节目《八极雄风》,参加焦作市文艺演出惊艳全场。三是拍摄非遗项目系列短视频。依托“中华名小吃”“河南名菜”等荣誉称号的申报,强化美食品牌创建,提高博爱美食知名度。借助年货节、博爱美食节等活动,大力推广博爱丰富的物产和美食,重点是积极推介博爱水席、博爱牛肉丸、博爱浆面、博爱杂拌、豫竹方便面、小车牛肉等极具博爱地域特色的美食。制作“食在博爱-特色风味”非遗项目系列短视频30余期,并在抖音、微信等各种平台进行播放,极大地增强了非遗文化的表现张力,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四是举办非遗项目成果展。设置“世界和文化遗产日”非遗项目博爱专场,各非遗项目齐聚一堂、百花齐放,让市民大饱眼福,特别是竹扇、面塑、铣锭等制作技艺的现场展示,尽情彰显博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打造“太行竹林水乡”品牌

围绕博爱县高铁西站“燕京啤酒节”“西张赶竹笋美食节”“樱桃节”“红叶节”“鄈城文化节”“乡村旅游文化节”等文化主题,开展优秀传统戏曲、杂技、音乐、舞蹈、非遗项目等演绎,依托我的乡村文化合作社四季“村晚”“咱村有戏”、乡村竹文化研学等活动,加强本土戏曲、歌舞、移风易俗等精品文艺创作。增加节会文化气息,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让游客从中品味美丽的乡愁记忆,领略精彩的乡村魅力,将“小活动”做出了“大文章”,进一步擦亮了“太行竹林水乡”的旅游品牌形象。

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再次感谢您对我县旅游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博爱县文化广电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