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目录-->政府文件
博爱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博爱县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的通知
】作者:博爱县政府管理员   来源:博爱县人民政府    时间:2016-07-06   浏览: 人次

博政〔2016〕 7 号 

 

县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博爱县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16年6月14日

 

 

博爱县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

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29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的通知》(豫政〔2015〕45号)精神,进一步深入推进我县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持续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结合我县改革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河南省和焦作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向纵深发展,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服务型政府,为加快建设实力、宜居、美丽、和谐的新博爱提供坚实的制度措施保障。

(二)工作目标。适应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按照“在放权上求实效、在监管上求创新、在服务上求提升”的总体要求,推动各项改革从重数量向提高含金量转变,从“给群众端菜”向“让群众点菜”转变;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落实主体责任,抓住要害,攻坚克难,协同配套,整体联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简化投资审批,实现“三证合一”(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合一)、“一照一码”,全面清理并取消一批收费项目和资质资格认定;加快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建设,推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推出一批创新监管、改进服务的举措,力破“中梗阻”,打通决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效,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对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已经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要严肃纪律、严格执行,彻底放到位,坚决纠正明放暗不放、变相审批、弄虚作假等行为,依规依纪严肃查处,坚决纠正。

2.继续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及时跟进国务院、河南省、焦作市改革进程,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和深入论证的基础上,再取消一批制约经济发展、束缚企业活力的行政审批事项,最大限度释放市场活力。

3.全面清理和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要求和清理原则,对县政府各部门保留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提出取消和调整意见,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审批类别。

4.全面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认真贯彻落实《焦作市权力清单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焦作市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焦权清组〔2015〕1号)精神,加快推进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编制工作,按照焦作市统一要求完成县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布工作。对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行动态管理,强化运行监管。

5.规范行政审批行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发〔2015〕6号),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工作。推进行政审批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全面推行“一口受理、限时办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网上办理”,进一步约束审批自由裁量权,提高审批效率和透明度。

6.清理规范县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贯彻《焦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焦作市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焦政办〔2016〕28号)精神,研究我县落实意见,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破除垄断,规范收费,加强监管。

7.清理规范各类涉企证照。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统一部署,清理规范增加企业负担的各类证照,研究取消束缚企业活力、增加企业负担的证照等事项,推动解决多头办证、重复交叉办证等问题。

(二)深入推进投资审批改革。

1.动态调整政府核准投资项目。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及时做好承接、取消核准事项工作。待国家公布《政府核准和备案投资项目管理条例》、省市制定相关意见后,及时落实到位。

2.精简规范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和中介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精简审批事项规范中介服务实行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并联核准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4〕59号)精神,进一步简化、整合投资项目报建手续,大幅减少申报材料,压缩前置审批环节并公布审批时限。

3.创新投资项目核准和监管体系。创新投资管理方式,抓紧建立协同监管机制,推动县直有关部门主动协同放权、落实限时办结制度,制定细化可操作的工作方案和配套措施。加快建设信息共享、覆盖全县、并与国家、省、市链接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加快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推动有关部门间横向联通,促进国家、省、市、县纵向贯通,实现“制度+技术”的有效监管。

(三)深入推进职业资格改革。

1.清理规范职业资格,基本完成减少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任务,指导督促各部门做好取消本行业领域的职业资格许可认定工作。按照国家、省、市关于职业资格相关政策,落实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制度及职业技能开发有关规定。加强对职业资格实施的监管,进一步细化职业资格考试、鉴定工作管理规定,着力解决“挂证”、“助考”、“考培挂钩”等问题。

2.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推进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具体认定工作由行业协会等组织承担。按照国家关于职业资格相关政策,结合我县实际,为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为加强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建设和国家职业资格规划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四)深入推进收费清理改革。

1.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财税〔2015〕45号)等文件要求,对我县涉企收费进行全面清理,坚决取缔违规设立的收费基金项目,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取消、停征和减免收费基金政策,对按规定权限设立的收费基金进行分类清理规范,清理规范强制垄断性的经营服务性收费,整顿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实行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加强收费监管。

2.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项目。按照《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征求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方案意见的函》(财办税〔2015〕36号)要求,及时落实各项上级关于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意见并进行规范。

3.公布有关收费基金目录清单。根据上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对我县涉企收费项目进行清理,及时调整公布《博爱县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和《博爱县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

4.建立常态化公示制度。《博爱县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和《博爱县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公布后,对以后新增或取消的收费项目实行科学化、标准化、动态化管理,建立常态化公示制度,以便企业和社会公众能方便、及时知晓各项涉企收费项目政策内容和实施情况。

5.严控新增项目,巩固清理成果。除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外,原则上不出台新的收费项目,加强收费监督检查,跟踪了解政策落实情况,了解企业诉求,及时纠正并查处乱收费行为。

(五)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1.加快实施“三证合一”改革,按照国务院、省、市有关规定,研究制定推进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做好相关表格、材料规范以及信息化系统改造等准备工作,积极推进,全县实现“一照一码”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确保改革政策落地,切实降低各类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全面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

3.继续创新优化登记方式,认真做好工商总局关于改革企业名称登记、经营范围登记、企业集团登记、简化和完善企业注销流程等政策规定的落实工作,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管制,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启动编制小微企业名录为载体,推动建立相关部门联运机制,提高草根创业热情。

4.深入推进“先照后证”改革,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国务院“先照后证”改革决定,严格落实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切实加强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监管的意见。督促相关行政许可部门完善配套措施,依法履行职责。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即将出台的《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指导“先照后证”市场主体依法申办行政许可,对未取得许可擅自从事许可项目经营活动的依法予以查处。

5.根据企业抽查结果,组织开展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确认和公示工作。加强同相关行政部门的沟通协作,在与税务等有关部门签订企业联合惩戒备忘录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和信用约束机制。

(六)深入推进教科文卫体领域相关改革。

1.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适应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日新月异的趋势,围绕打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研究推进教科文卫体领域创新管理和服务的意见,主动开拓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的新形式、新途径,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

2.研究加强对科教卫文体领域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落实科教卫文体领域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研究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管措施,加强薄弱环节的监管。制定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办理规程,严格按照规程办理,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行政审批效能。

3.进一步深化财政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改革。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计划,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在创新中的引导示范作用;强化项目过程管理,推行项目网上申报、网上公示,公开受理过程,完善项目评审方式,实现申报公开、过程受控、全程监督;实行科技计划项目全过程信息公开和痕迹管理,将科技计划项目纳入统一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和科技报告系统。建立科研设施、仪器开放共享激励机制,加快推动科研设施与仪器向企业、社会研发组织等社会用户开放,实现资源共享;完善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机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壮大技术交易市场。

4.强化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市场监管与服务。开展专项治理,规范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市场秩序。切实抓好文化市场安全生产工作。大力推进服务型执法。加大对违法生产、销售、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查处力度。加强对基层综合执法队伍的指导和人员培训。持续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和分级管理、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市场准入退出、日常监测等制度机制,严把印刷关、发行关、市场关,筑牢意识形态防线。坚持不懈抓好对假报刊、假记者、假记者站、假新闻和新闻敲诈等违法违规活动的整治,切实维护正常的新闻采编秩序。加强对播出机构的监管,严查擅自使用无线电频率频道、私自调整发射技术参数和开设“黑广播”的行为。加强影视剧播出监管,及时纠正荧屏节目低俗化倾向。加强广播电视广告监管,规范广告播出秩序,鼓励、引导加大优秀公益广告的制作播出力度。加强对网络视听节目的监管,严查传播不良视听节目的网站。加强电影市场管理、服务,加快县级城市影院建设,完善出版监管体系,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

5.加强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群众体育活动指导,做好社区体育和农村体育工作。制定完善人才政策,营造引智聚才的良好环境,为市场主体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市场机制,凡是企业和社会组织有积极性、适合承担的,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由企业和社会组织承担,尽可能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确需政府参与的,更多采取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的方式。

(七)深入推进监管方式创新,着力优化政府服务。

1.营造公平竞争发展环境。按照简政放权、依法监管、公正透明、权责一致、社会共治原则,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发展环境。深入调研“先照后证”改革后对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的监管工作,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进一步厘清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抓紧建设统一协作的综合监管平台,探索建立职能部门信息共享、协同监督制度。建立信息披露和诚信档案制度、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和黑名单制度。指导各地实施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相关制度,构建跨部门执法联动响应及失信约束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加强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手段运用,实现对市场主体的“智能”监管,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制度。

2.搭建为市场主体服务的公共平台。以创业创新需求为导向,切实提高公共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全方位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的服务。开展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相关试点工作,运用大数据转变监管方式,整合各类监管执法信息,完善全县经济户籍数据库,夯实大数据监管基础;通过加强与第三方大数据技术公司、掌握大数据的公司的合作,建立县级大数据监管及服务系统,充分运用大数据理念和技术加强市场监管与服务,提升市场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以下简称县协调小组),作为县政府议事协调机构。县协调小组下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组、投资审批改革组、职业资格改革组、收费清理改革组、商事制度改革组、教科文卫体改革组六个专题组和综合组(县协调小组办公室)、督查组、法制组和专家组四个功能组。县协调小组负责统筹研究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重大改革措施,协调推动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重点难点问题,指导各部门开展相关工作,督促落实改革措施。

(二)狠抓工作落实。各部门负责推动解决属于本行业领域的问题,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县协调小组要鼓励各部门大胆改革,积极探索,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县协调小组各专题组要发挥牵头作用,协调解决跨部门、跨领域问题;县协调小组办公室和各功能组要加强沟通协调和支持保障。各部门要搞好协调配合,加强上下之间、横向之间的沟通交流,形成改革合力,确保取得改革实效。

(三)加强督导检查。县政府各部门和县协调小组各专题组、功能组要加强对各部门改革的跟踪指导,搭建经验交流推广平台;要及时跟踪各项改革工作进展情况,认真梳理和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收集汇总各部门改革动向和经验做法,提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要把简政放权改革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不断加大对改革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对组织不力、不按要求推进工作、未按时限完成任务的部门要通报批评,问题严重的要行政问责。同时,加大公开和宣传力度,及时发布权威改革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引导社会预期;加强改革举措解读宣传,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推进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

 

附件.xls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