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
】作者:博爱县政府管理员   来源:博爱县人民政府    时间:2022-04-29   浏览: 人次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4月23日在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

博爱县人民政府县长  张红卫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博爱发展进程中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五年,是值得永远铭记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两个确立”重大意义,坚决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省委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部署,市委“1353”总体发展思路和县委“三城四县一枢纽”发展战略,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工作导向,带领全县上下创新实干担当,勠力同心攻坚,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圆满完成了县十四届人大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谱写了属于博爱人民的时代篇章,为“十四五”良好开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年克难攻坚,人民富裕水平显著提升。23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5104户18651名群众跨越贫困线、奔向新生活,40万博爱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小康路上没有落下“一户一人”。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续三年保持在10亿元以上,较2016年提高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2.6万元提高到3.5万元,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1.4万元增加到2.1万元,增长50%。全县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98.7亿元,人均存款由2016年的2.7万元提高到5万元,增长85%。家用汽车保有量接近10万辆,较2016年增加4万辆,基本实现户均一辆私家车,全县人民明显富裕了。

五年实干笃行,人民幸福指数显著提升。新建碧桂园、建业春天里等优质小区21个,城区人均住房面积较2016年增加4.5平方米,7.5万名群众从农村搬到县城;改造危旧房屋766套,4000余名群众住进“安居房”。城区集中供暖从无到有,管网覆盖率达到85%,28个小区、600余户自建房实现集中供暖。88个村庄、3.6万户群众用上天然气,是五年前的3倍。建成南水北调水厂,城区3万户群众喝上了优质甘甜的南水北调水。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招本科上线人数由2016年的1072人增加到1500人,3名学生被北大录取,680名莘莘学子考入“985”“211”大学;2020年中招3名学生考入全市前10名。城镇低保标准由450元提高到60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280元提高到377元,80岁以上老人全部享受高龄补贴。空气优良天数较2016年增加49天,达到213天;PM2.5、PM10浓度较五年前下降43%。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各项民生事业不断发展,群众幸福感持续增强。

五年善谋善为,城乡宜居指数显著提升。完成焦克路“二改一”、西部旅游环线等19条城乡道路新建改建工程,创建“四好农村路”819公里,打造出博晋路、月寨路等一批精品线路,沿途村庄群众出行更加便利。创建“红色许湾”等30个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新建李商隐文化园、滨河路明渠等公园游园12个,县城水域面积增加2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2.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较2016年增长49%,实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垃圾一体化转运。完成运粮河、勒马河等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彻底解决了十几年来群众家门口污水横流难题。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五年勇毅担当,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全县文明单位数量达到83个,增长120%,文明村镇比例由2016年的7%提高到72%,群众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提升。“邘新社亲”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的四大品牌之一,形成了各民族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扎实开展“三零”创建,5008个单位实现“三零”目标,占比98%。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17.6%,交通事故总量下降6.3%。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累计打掉恶势力犯罪团伙(集团)5个、黑社会组织1个,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化解信访积案1300余起,信访秩序明显好转,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

五年锐意进取,发展后劲活力显著提升。郑太高铁全线贯通,焦作西站全面运行,博爱正式进入“郑洛半小时经济圈”,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五年来,51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较上个五年增长27.5%,亿水源、龙佰智能制造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先后投产达效。全县高标准农田达到20万亩,较2016年增长33%。专业合作社数量增长45%,家庭农场数量增长93%,特色农业年产值达到60亿元。市场主体数量达到2.4万户,增长90%。“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经济发展韧性持续增强。

五年争先创优,博爱对外形象显著提升。荣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国家级荣誉25项,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试点县、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等省级荣誉40项,博爱影响力、知名度不断提升,铺就了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五年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七项工作:

(一)坚定不移推进“项目为王”

凝心聚力抓项目。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从机制上、作风上、投入上、资源配置上,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树立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鲜明导向,营商环境显著改善。创新设立15个编制的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和20个编制的投融资服务中心,实施重点项目审批代办机制,审批效率提高48%,为重点项目融资14.8亿元。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企业问题解决率达到99.1%,位居全市第二。累计为市场主体减税退税缓税4亿元。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审批事项压缩至法定时限的15%以内,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了10个工作日,212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82项民生事项实现“一证通办”,37项中介服务事项得到清理。

全员上阵抓招商。坚持大员招商、全员招商,制定出台《博爱县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对各乡镇(街道)和县直部门下达招商引资工作目标,确保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指标。通过“盘活+招商、院地+招商、改制+招商、服务+招商”四种模式,累计招商项目240个,较上个五年增长10.6%;总投资747亿元,较上个五年增长65.3%。浙江天铁、安彩高科、龙蟒佰利联等10余家上市公司和优质企业来我县投资兴业。创新“府院联动”模式,吸引投资37.5亿元,盘活低效工业用地3500余亩,带动集聚区土地亩均税收提升30%,受到省政府表彰激励。

技术创新赋动能。实施绿色化、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100个,总投资100亿元。成功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润华工贸等4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开源肾透析膜专用高分子材料在生物科技领域位于全国领先水平。2021年工业用电量较2016年增长35.8%;工业税收完成27.5亿元,较上个五年增长13.3%。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加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三个一批”谋实效。深入贯彻省、市关于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三个一批”活动要求,五年来,累计签约项目135个,总投资349亿元;开工项目310个,总投资868亿元;投产项目168个,总投资261亿元。其中,投资15亿元的中炭石墨电极项目建成投产,两年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0亿元,利税10亿元;投资10亿元的亿水源铝酸钙粉项目竣工投产,成为全国最大的净水材料生产基地;投资10亿元的龙佰智能制造项目建成投产,全部达产达效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3.8亿元;投资5.1亿元的宏源精工非道路车轮项目竣工投产,成为全国最大的非道路车轮生产基地。投资15亿元的中炭锂电池、投资10亿元的安彩太阳能玻璃、投资7.6亿元的5G产业园、投资6.1亿元的静脉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已成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二)坚定不移办好民生实事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全县社保支出33.3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医保报销比例由65%提高到75%。城镇低保标准提升33.3%,农村低保标准提升34.6%。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五连涨。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5亿元,较2016年增长47%。建立健全军人事务三级服务体系,荣获“市级双拥模范城”称号。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建新华小学、县直幼儿园,改扩建6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5400个。完成20个农村寄宿制学校项目建设和144套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全县71所中小学校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

健康博爱落地见效。投资6000余万元的中医院病房医技楼建成投用,投资8000余万元的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主体完工,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正式启动。3家县级医院成功升为二甲医院。建成6所医养中心,金城医养中心荣获省级“敬老文明号”称号。204个行政村实现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城乡10分钟健身圈”初步形成。

五年来,累计民生投入85.4亿元,较上个五年增加26.6亿元,各项民生实事均如期高质量完成。

(三)坚定不移守牢发展底线

疫情防控科学有效。我们第一时间建立防控指挥体系,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提能力”总策略,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自2019年12月疫情暴发以来,我县至今保持“零病例”,守住了一方净土。我们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组建流调队伍66支,建成包含400个隔离房间的方舱隔离点,建成4个核酸检测实验室,一天内可实现35万常住人口全员核酸检测,防控能力大幅提升。

环保攻坚成效明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企业节能减排改造385家,取缔“散乱污”企业92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拆除。完成“双替代”改造4.5万户,取缔煤厂493家,关停涉煤企业178家,煤厂占地面积从7000余亩降到800余亩,缩减率88.6%。利用取缔煤厂的闲置土地成功引进豫北LNG天然气储运项目、静脉产业园垃圾发电项目,污染环境的“黑色产业”变成了低碳环保的“绿色产业”。PM2.5、PM10浓度和优良天数连续5年实现“两降一增”。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河湖“清四乱”和“四水同治”,治理河道81.7公里,市控断面水质达标率逐年提高,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北山治理、土壤污染防治有序推进,土壤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汛情应对及时有力。面对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功处置运粮河、勒马河等险情20余处,紧急避险转移群众7200余名,完成丹河、沁河、大沙河等河流的3处险工加固,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第一时间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编制项目155个,总投资123亿元,争取各类救助资金4.8亿元,实现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两不误”。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信访治理和“三零”单位创建活动,群众安全感逐年提升。完成采石水泥厂、机制公司等9家企业改制,解决遗留问题390个,为1474名破产企业职工缴纳社保5588.6万元。妥善处置企业债务、非法集资、问题楼盘等隐患,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金融秩序总体平稳。

(四)坚定不移提升城市品质

新城建设稳步推进。2020年12月12日,郑太高铁建成通车,我县正式跨入高铁时代,豫晋区域枢纽优势进一步凸显。高铁新城产业蓬勃发展,投资5.2亿元的站前广场完成主要功能区建设,焦作新材料职业学院、电商扶贫产业园、双创中心等项目正在加速推进,总投资18亿元的沿太行高速全段开工建设。

老城面貌焕发新颜。投资3亿元完成月山路、发展大道等12条城区道路新建改造工程,城市道路更加畅通。实施截污纳管工程,新建改造雨污管网35公里,完成窨井设施整治任务,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城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完成华兴小区等39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海华路等28公里城区主干道微光智能路灯改造。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城市,城市更加宜居。

城市管理日益完善。数字化城管系统平稳运行,城市管理更加精细。持续改善老旧街区环境,开展占道经营、私搭乱建、违规停车等整治行动,市容市貌焕然一新。道路保洁工作位居全市前列,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持续开展文明志愿活动,倡导文明出行,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

(五)坚定不移推进现代服务业

全域旅游取得重大突破。编制完成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旅游大数据平台建成投用,建成知青村等重点旅游项目20个,修建乡村旅游道路450公里,建成特色景观点50余处,打造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4个,月山寺、李商隐文化园等8家单位成功创建国家2A级以上景区,旅游人数达到4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0.8亿元。2020年,我县通过国家文旅部验收,成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了由“半城煤土半城灰”向“半城绿色半城水”的转变。

电商产业茁壮成长。以升级版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为抓手,成功举办太行山货节等10多个特色电商活动,主导《怀姜糖膏》等6项国标、行标制定。全县电商企业达到213家,直接从业人员7800余人,间接拉动2.9万人就业,网络零售额累计完成50.7亿元,较上个五年翻三番。荣获全省电商扶贫先进单位、河南省农产品电商十强县等称号。

商贸金融逐步壮大。五洲国际商贸城全面建成投用,成为豫西北重要建材集散地。老沙家牛肉丸、清化街水席等6个餐饮品牌成功申报“河南老字号”,花间巷、怀清坊两个美食街区建成投用。引进中原银行、阳光财险,博爱农信社成功改制为农商行,利用智慧金服平台为企业融资131亿元。2021年全县金融业税收完成5700万元,较2016年增长20.6%。

现代物流持续提升。投资4.1亿元,建成豫北LNG应急储备中心,储气能力达到1200万立方米,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投资2.6亿元的焦作市煤炭储备基地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年销售收入50亿元。与山东港口集团合作,引进日照港豫北物流园项目,以月山铁路编组站为依托发展集装箱公铁海联运,建设豫西北地区重要出海通道,实现中部地区与港口的对接。

(六)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

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坚决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新增高标准农田5万亩,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1.49万亩,产量持续稳定在4亿斤以上。

特色农业发展壮大。全县日光温棚达到2.5万座,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15万亩,年产蔬菜110万吨,年产值12亿元,较2016年增长33%。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73家,家庭农场达到222家。成功申报省级肉牛蔬菜循环现代农业产业园。孝敬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和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清化姜”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旺山红”樱桃、“豫博天赐”辣椒等成为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荣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累计投资11亿元,实施美丽乡村试点县、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治理等项目。全县省级以上卫生乡镇达到5个,平原村天然气管网覆盖过半,城乡热点区域实现5G基站一体化全覆盖。农村户厕累计改造3.2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2%。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24个,连续三年获得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称号,金城乡被命名为省级“美丽小镇”,钟庄村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南道村乡风文明建设入选省级典型案例。

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立农民用水协会,持续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农村集体产权“三清理一规范”整治行动,农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300万元,平均每村增收6.4万元。

(七)坚定不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定政治方向。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实际行动确保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提升政府效能。圆满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政府部门精简到27个,政府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运行更加协调。推动行政权力全过程公开、公共服务全流程公开、社会关切全方位回应,累计网上受理各类行政权力事项20.8万件,主动公开各类政务信息5.8万件,通过“县长信箱”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2778件。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结人大代表建议558件,政协委员提案812件、建议案12件,办结率均为100%。

加强作风建设。常态长效巩固“守规矩、懂业务、真落实”活动成果,严格落实“13710”工作制度,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打造了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队伍。始终坚持“发展为天、项目为王、担当为上、实干为要、创新为魂”五大原则,以博爱之稳、博爱之进、博爱之好,全力推进“三城四县一枢纽”建设。

坚持廉洁从政。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坚持慎重决策、慎重用权,规范“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狠抓重点领域监管,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坚持厉行节约、带头过紧日子,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同时,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民兵预备役、档案史志、邮政通信、慈善、保密、审计、气象、供销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科协、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各位代表!

回首过去五年,我们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奔跑的步伐很快,奋斗的果实很甜。我们深切感受到,博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都彰显着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体现着县委的坚强领导,凝结着县人大、县政协的鼎力支持,铭刻着历届班子的薪火相传,饱含着全县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每一个博爱人都是这段光荣历程的亲历者、见证者、书写者。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参与博爱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经济实力不强。县域经济总量小、人均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二是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主导产业不突出,企业规模不大,缺乏效益好、税收高、贡献大的龙头企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较低,高能耗产业比重较高,环境容量约束日益趋紧。三是发展存在明显短板。供气、供暖、防汛排涝等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城镇化内涵品质有待提高;优质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仍有不小差距。四是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干部争先创优、攻坚克难意识还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要求,“特别能战斗、特别敢创新、特别重落实”的过硬作风还未完全形成。对此,我们将不畏难、不避险,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今后五年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

今后五年是高水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五年,也是我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时代新博爱建设的关键五年,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即将召开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全力打造“三城四县一枢纽”,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博爱开好局、起好步,谱写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绚丽篇章。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亿斤,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调查失业率、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率完成市定目标。

要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将按照省委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部署和市委“1353”发展思路,紧紧围绕“三城四县一枢纽”发展战略,从现在干起、从点滴做起,坚决把各项决策部署谋实盯紧、抓实干成,基本思路是:

坚定“项目为王”。把谋划和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建链、强链、补链,着力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招引一批优质企业、上市公司,为全县经济稳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和有力支撑。强化实干担当。树立“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大力营造“雷厉风行抓落实、事不办好不罢休”的担当氛围,直面问题挑重担,抓铁有痕抓落实,勇立潮头争先进,让务实、担当、实干在全县蔚然成风。突出创新引领。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坚持把开发区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和突破口,进一步放权赋能,优化项目服务机制,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第一动力。主动融入全局。紧盯国家政策资金不放松,加强与上级沟通对接,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上级专项规划,持续不断为我县发展注入新动能。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民生项目,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推动解决重点民生问题,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守好红线底线。严守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应急保障、生态环境、耕地保护、非法集资等红线底线,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2年工作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

 

各位代表!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2022年工作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三城四县一枢纽”发展战略,主攻工业转型,聚焦高铁新城,激活文旅文创,推进乡村振兴,补齐民生短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推动经济发展提质提速,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以上,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协调同步,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左右,进出口总额保持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节能减排、CPI涨幅等完成市控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统筹经济发展、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重点领域,奋力奋进“全年红”。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树牢底线思维,营造高质量发展好环境。扎实开展“守底线、防风险、保安全、保稳定”活动,强化忧患意识,坚持筑牢防线、守住底线、不越红线,控新治旧、标本兼治,努力实现本质安全,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始终坚持“外防输入”,扎紧“四个口袋”,时刻保持疫情防控体系高效运转,不断增强各项防控能力,严阵以待、关口前移、严防死守,完善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全面做好应急处置准备,扎实推动全县“无疫小区”创建,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扎实推进防汛减灾。深刻汲取“7.11”山洪和郑州“7.20”暴雨灾害教训,深入排查河道、水库、城区、山区等重点部位,改造疏通防涝工程、河道管网、道路窨井等设施,确保防汛工程在汛前完工并投入使用。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建设。高质量完成博王线、高九路等15条道路和丹河堤防整修加固等6处水毁修复工程,实施月山水库除险加固和水毁高标准农田修复项目,加快推进北部山区防灾减灾项目,提升我县应急处置能力。

坚决守牢安全底线。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全面排查整治危险化学品、建筑工地、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围绕“一队一中心”,统筹推进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和基层消防力量建设。

抓牢抓实生态保护。深入落实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完成省级生态县创建。全力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实现优良天数新突破。深入推进河长制、“四水同治”,坚决守好水生态环境生命线。严格落实北山保护条例,全面推行山长制、田长制、林长制,努力把绿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完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持续加大非法集资防范处置力度和农商行不良资产清收力度,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监控,化解债务存量,控制债务增量,将政府债务率保持在合理区间。深化“三零”单位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坚持项目为王不动摇,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统筹推进创新驱动、优势再造和数字化转型战略,聚精会神抓谋划、抓推进、抓服务,用项目建设夯实稳的基础、强化进的态势。

优化“项目为王”生态。全力打造“项目为王4.0版”,把高质量项目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思想、作风、能力向服务项目聚焦,体制机制、资源配置、改革创新向服务项目转变,凝聚“一切围绕项目干”的强大合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建立健全生产要素保供协调机制,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全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流项目生态。全年谋划实施重点项目130个,总投资345.3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03.5亿元,天基轮胎等73个项目当年竣工投产达效,西部静脉产业园6月底实现并网发电,亿水源二期7月底前建成投产。

强化“四个平台”建设。以平台和机制为载体,全力破解企业发展瓶颈,推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开发区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接稳、管好、用活省市放权赋能下放的管理权限,成立“项目代办服务中心”,为项目提供高效代办和“私人定制”服务。以开发区为主体,全县新增规上企业50家,其中工业企业30家,营业收入达到150亿元;“四上”企业达到100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提升投融资服务中心效能,全力争取政府专项债券、中央投资等资金支持,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合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破解项目融资难题。年度融资20亿元,创造税收4000万元。支持金鑫恒拓企业上市。深化“府院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低效工业用地盘活机制,成立招商引资、起诉执行、用地处置、税款征收四个专班,全面推进三峡益众等项目盘活,力争再盘活低效工业用地1500亩。强化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作用,进一步理顺机制、创新服务,建立健全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和营商环境评议制度,从项目洽谈、签约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提供全周期跟进服务,确保项目建设全环节、全流程快速高效推进。

建设特色经济园区。加快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项目,再造博爱发展新优势。建设5G产业园。融资7.4亿元建设5G产业孵化园,围绕5G产业链招商,全年入驻5G产业项目5个以上。建设高端食品产业园。加快建设未来食品产业园等8个总投资21.9亿元的食品加工项目,年计划完成投资5亿元。建设新能源产业园。全力推进中炭锂电池等11个总投资75.3亿元的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年计划完成投资24.9亿元;谋划实施投资10亿元的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项目和投资5.6亿元的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电商产业园。投资5亿元建设集电商孵化、电商直播等为主体的电商工场。建设净水材料产业园。依托亿水源公司,建设年产25万吨铝酸钙粉和年产20万吨聚合氯化铝项目,构建净水剂完整产业链,市场占有率达到60%以上。建设物流产业园。深化与山东港口集团全方位合作,打造豫西北公铁海联运物流枢纽。加快推进投资2.6亿元的焦作市煤炭储备基地项目。

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推进汇百川精品纱等40个总投资48.9亿元的“四化改造”项目,年计划完成投资28.8亿元。新建省级创新平台4个以上,全县规上工业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开展研发活动达到5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三个一”研发活动全覆盖达到20%以上。建立“专精特新”种子企业培育库3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培育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培育省级质量标杆企业、省级智能车间、绿色工厂各1家。

(三)加快扩容提质,提升城市生活宜居度。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产城一体、以产兴城”原则,围绕高铁新城控制性详规,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新兴产业,全力打造“豫晋两省区域性枢纽”。

基础设施再完善。改善居住环境,完成总投资3100余万元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和红线外道路排水设施工程,建成投资1.1亿元的太焦铁路安置小区项目一期主体。推进燃气国企供应计划,提升供气质量。谋划推进总投资1.9亿元的广兴路北段、鄈城路北段等5条城市道路建设,实施窨井整治和微光智能路灯改造。加密中心城区5G网络,实现乡镇以上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

新城建设再提速。高标准完成站前广场旅游服务中心和客运中心配套工程建设,建成投资1.4亿元的文化活动中心项目主体。实施高铁片区供暖特许经营协议,探索建设高铁新城供暖体系。做好呼南高铁豫西通道、沿太行高速博爱段等项目服务工作。围绕数字、科技、教育、文旅等高新领域招引项目,发展总部经济,巩固电商产业,壮大生产型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城业态。完成双创中心项目一期建设,焦作新材料职业学院具备入驻条件。

文明城市再巩固。以巩固国家卫生县城成果、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为抓手,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补齐基础设施、交通环境整治短板,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以减量化和资源化为目标,科学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建成静脉产业园垃圾发电一期和建筑垃圾处置及资源化再利用项目,积极创建“无废城市”。实施总投资1.3亿元的再生水利用工程,提高水资源再利用率。

(四)推进乡村振兴,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生态宜居为关键,系统抓、统筹抓,不断“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毫不松懈抓好粮食生产,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1.49万亩,产量稳定在4亿斤以上。完成总投资2210万元的水毁农田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新建高标准农田1500亩。积极培育焦作联丰良种公司创建省级龙头企业,打造农业“芯片”主产地。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克服松懈厌战思想,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统筹落实产业、就业、消费、金融等各项帮扶措施,加强特殊群体兜底保障,加快推进冷链物流产业园等40个总投资4616万元的衔接资金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早竣工、群众早受益。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肉牛、蔬菜、林果、怀姜”产业,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延长产业链条,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完成孝敬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省级肉牛蔬菜循环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节水增粮增效项目,全力支持各乡镇争创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积极谋划总投资7100万元的秸秆综合利用、蔬菜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等8个项目。

建设提升“美丽乡村”。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保障10万农村居民用上优质水、放心水。全力开展“六清”,治理“六乱”,推进70个薄弱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行动。开展南水北调沿线农村污水整治。完成12个村2033户户厕改造和43个村背街小巷道路治理任务。打造8个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10个市级“美丽乡村”明星村。实施“百县千亿”工程,建设覆盖县城、辐射农村的高标准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有效盘活闲置宅基地资源。探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统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充分释放农村经济活力。

(五)丰富内涵品质,擦亮全域旅游金招牌。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巩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以青天河景区为龙头,深入挖掘怀川文化,创作文艺精品,打造文旅融合新品牌。

全力建设核心景区。加快推进青天河水电站、景区基础设施灾后重建,完成青天河水库除险加固、重点文物保护维修等项目。高标准建成游客服务中心、雕塑瀑布、水上漂浮乐园等项目,打造全国网红打卡新地标。不断丰富红叶节等旅游节会活动,提高青天河景区吸引力。

展现乡村旅游风貌。积极整合探花庄民宿、小底爱情公园等乡村景区,加快推进江岭民宿改造项目,贯通西部旅游环线,完善提升下伏头等沿丹河村庄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着力打造集休闲、旅游、采摘、民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片区。挖掘培育初恋樱桃、孝敬蔬菜等四大农产品品牌,深入开发清化竹器、柏山缸、太行山货等50个特色产品,丰富乡村旅游内涵。

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构建以文化活动中心、花间巷等为核心的城市文化圈,稳步实施与中国安能合作的文旅康养项目,创新打造具有鲜明区域带动力的高能级文旅产业带。实施“非遗点亮”行动,开展“非遗文化产品”进景区活动,激发非遗文化内生动力,促进文旅文创融合高质量发展。

(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继续实施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让每个家庭、每位群众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党的温暖、发展的质感。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持证7500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500人以上。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63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440元。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做到应保尽保,切实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加快发展品质教育。实施名师名校培育工程,持续实现清北名校突破、一本上线率再提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5%。谋划新建1所小学,完成投资2380万元的清化中心校教学楼、宿舍楼等主体工程。积极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严格规范民办教育办学行为,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在校生占比控制在5%以内。

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实施总投资5000万元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照护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5%。建成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和传染病区。加快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县域医共体和乡镇卫生院标准化、村卫生室公立化建设。争创省级示范卫生监督所。高质量完成农村妇女“两癌”、新生儿“两病”等省定筛查目标。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社会卫生健康综合治理水平。

同时,继续加强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加强统计、审计、档案、史志、气象、人防等各项工作,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

奋进新征程、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加快职能转变,提升治理能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忠诚政府、法治政府、高效政府、服务型政府和廉洁政府。

(一)加强政治建设。始终把讲政治贯穿到政府全部工作之中,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推动国家、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自觉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以高质量发展成效诠释忠诚干净担当、践行初心使命。

(二)全面依法行政。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做到授予有据、行使有规、施政有信、监督有效。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加强合法合规性审查,提高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建议,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共决策管理。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三)强化务实担当。坚持把高效务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深入开展好“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大力解放思想,勇于破除因循守旧的保守观念,善于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强化“13710”等工作制度,对定下来的事情雷厉风行、抓紧实施,对部署的工作跟踪问效、一抓到底。用好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引导广大干部勇于担当、奋力作为。

(四)践行为民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正确政绩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作决策听民声、顺民意,办事情念民忧、行民盼,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认真谋划实施民生实事和民生工程,以承诺践诺取信于民,以实绩实效造福于民,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坚守清正廉洁。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压实“一岗双责”,深化“以案促改”,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刹“四风”、正作风。坚持节用裕民,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持续强化对政府投资项目关键环节的监督,加强审计和巡察结果运用,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

时光不负奋斗者,幸福属于实干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为启迪,砥砺初心使命、汲取奋斗力量,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加快推进“三城四县一枢纽”发展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博爱,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重要词语解释

 

1、“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2、两个确保: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

3、十大战略:指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优势再造战略,数字化转型战略,换道领跑战略,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制度型开放战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

4、“1353”总体发展思路:“1”即提出了锚定“两个确保”、再造发展优势、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焦作新篇章的奋斗目标;第一个“3”即确立了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文旅文创深度融合作为新的增长极、把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作为民心工程的战略重点;“5”即明晰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高能级文旅、高品质生活、高水平治理的发展路径;第二个“3”即树立了在绿色智造中闯新路、在全域旅游中作典范、在共同富裕中走前列的工作标杆。

5、三城四县一枢纽:即高铁新城、文旅名城、全国文明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新创业示范县、乡村振兴示范县、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豫晋两省区域性枢纽。

6、“三零”创建:“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创建工作。

7、府院联动:指不断加强政府与法院之间的协作联动,有序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多元矛盾化解、“基本解决执行难”、“僵尸企业”清理等工作,实现行政与司法的良性互动。

8、千万工程:指“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生动实践。

9、“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10、“13710”工作制度:“1”即当天要研究部署,“3”即3天内要向上级部门反馈办理情况,“7”即一般性问题原则上7天内要落实解决,第二个“1”即重要问题,包括一些复杂问题要在1个月内落实解决,“0”即所有事项都要跟踪到底、销号清零,件件有结果。

11、“四个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2、新发展理念:指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13、开发区:指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开发区。

14、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15、四个口袋:扎紧国际航班入境、陆路口岸、冷链物流、高风险地区流动“四个口袋”,堵塞各种漏洞,切实阻断疫情输入渠道。

16、山长制、田长制、林长制:指在全省范围内分级设立山长、田长、林长,实施自然资源网格化监管,坚决遏制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和非法开采、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17、“标准地+承诺制”:指将一块“标准地”(土地出让时达到建设开工基本条件的工业用地)项目全流程分为地块定标、按标出让等五个阶段,采用一块“标准地”,一次性告知、一次性承诺、一次性办结的方式,全面容缺、联合审批。

18、开发区体制改革:指试行开发区纯公司化、积极稳妥推进“政区合一+公司”、全面推行“管委会+公司”等一系列开发区体制改革,加快开发区由“政策洼地”转向“制度高地”。

19、“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为理清政府与市场功能,建立专业运营公司,与管委会共同承担开发区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

20、“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21、六清:清垃圾、清污水、清塘沟、清违建、清杂物、清残垣断壁。

22、六乱:乱堆乱放、乱倒乱扔、乱搭乱建。

23、双减政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24、三公经费: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产生的消费。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