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信息公开目录-->发展规划
博爱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2年计划
】作者:admin   来源:    时间:2012-03-22   浏览: 人次
    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1年,面对复杂形势和各种困难,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强力实施“四大战略”,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县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各项计划目标,全县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运行平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87.4亿元,同比增长14%,高于计划速度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4亿元,增长10.2%,高于计划速度0.2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亿元,增长25.3%,高于计划速度4.3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4.5亿元,增长17.7%;实际利用外资4185万美元,增长38.6%,高于计划速度16个百分点;出口总额1.4亿美元,增长31%,高于计划速度6个百分点。
  (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8.1亿元、136.9亿元、32.4亿元,分别增长3.8%、17.3%、6.5%,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9.6:73.1:17.3,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0.4%。粮食总产达23.3万吨,连续8年实现丰产丰收;新流转土地1.1万亩,新增拱棚2500座、蔬菜标准化种植面积6000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116.8亿元,增长19.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5.2亿元、利税58.4亿元,分别增长39%、26.9%。工业产销率达99.4%。实施12项重点节能项目,海华公司生产设备能量系统优化工程等10个项目建成投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预计下降3.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削减1385吨、30吨,均控制在市定目标范围内。加快发展商贸流通和现代物流业。青天河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稳定增长。
  (三)项目建设成效明显
  重点项目建设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实施县重点项目10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7个,完成投资43亿元,较2010年增加9亿元,是历史最好水平。制动器公司易地建设等26个项目建成投产或投用;新开源公司1万吨乙烯基甲醚/马来酸酐共聚物等46个项目开工建设,燕京公司10万吨纯生啤酒生产线等34个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紧紧抓住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机遇,谋划论证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接项目317个,总投资1428亿元,为经济发展积蓄了后劲。
  (四)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中山路、月山路北段改造等工程,快速推进市人民路博爱段、幸福河和蒋沟河城区段治理等项目。建成6个住宅小区,7个小区和3个旧城改造项目积极推进。新增绿地28万平方米,城市绿地率达29.5%。城市面貌、城市功能得到有效改善,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城镇化率预计达40.7%。
  (五)社会民生继续改善
  县财政民生投入达6.8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8.4%,较2010年提高6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7574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1%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86元,增长15.3%,高于计划速度4.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8433元,增长18.1%,高于计划速度7.1个百分点。着力稳定物价,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总体上看,2011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良好,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城乡结构、要素结构亟需转型发展;资金保障、能源消费总量、环境容量、土地供应等要素制约日益显现;城市建设相对滞后,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等。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期目标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指导意见》、加快建设焦作市“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县的起始之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国内经济增速回落与物价仍处高位相互交织,投资、消费需求减弱,区域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为复杂严峻。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从政策环境看,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务院支持河南省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配套政策将集中兑现,省、市加快“三化”协调发展的措施和办法将逐步实施,为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带来较大的发展机遇。从自身发展条件看,我县地处中原经济区核心区、主体区,同时毗邻合作区,位于新焦济产业带中心位置,区位优势明显,资源要素齐备,产业基础牢固,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从经济发展动力上看,我县汽车零部件、生物化工、服装纺织、食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好友、海华、新开源、裕华、广兴等一批龙头企业势头强劲,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总投资271.3亿元的112个县重点项目的实施,特别是龙源电厂、莱恩公司20万吨钢帘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将形成投资高峰,将对全县经济发展产生重要拉动作用。基于上述分析,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将继续保持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
  根据中央、省、市及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制定和实施今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牢牢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机遇,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争创焦作市“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县为载体,强力实施“四大战略”,科学运作,积极作为,务实发展,持续求进,打造新博爱、再铸新辉煌,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建议2012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主要预期性指标
  1.全县生产总值增长14%;
  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5%;
  4.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2%;
  5.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9%;
  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
  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5%;
  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4%以内;
  10.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
  ——主要约束性指标
  1.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完成市定目标;
  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 ‰以内。
  三、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贯彻落实县委关于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积极争创焦作市“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县,落实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今年安排县重点项目112个,总投资271.3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56亿元。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56个,当年计划完成投资42.4亿元;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非工业项目56个,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3.6亿元。一是继续开展新开工、竣工重点项目集中奠基、剪彩庆典活动,努力在全县营造“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浓厚氛围。二是完善落实重点项目联席会议、领导分包、定期评价等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畅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强化土地、电力、资金、环境容量等要素配给,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确保项目建设快速推进。三是加强分类指导,对拟开工项目,排出开工时间表,建立问题台帐,限期解决;对已开工项目,排出时间节点,查问题、解难题、促进度,确保早日竣工;对已建成项目,帮助解决资金、技术等问题,促其尽快达产达效。四是积极争取政策性项目,围绕对接中原经济区重大项目和国家今年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及农村基础设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7个领域的投资重点,精心谋划、申报一批项目,争取更多的上级资金。
  (二)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动力
  一是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盯紧国内外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参加各类招商活动,主动承接产业转移。落实各项招商引资奖励政策,调动全社会的招商引资积极性。二是持续扩大对外贸易。进一步扩大轮胎、PVP、太阳能封装玻璃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份额,保持外贸出口强劲势头,力争全县外贸出口总额超1.6亿美元。三是加强区域合作。发挥我县地处中原经济区核心区、联动豫西北、对接晋东南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分工等多领域深度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四是深化各项改革。推进财政、教育、医药卫生、文化、人才等体制改革,提升建投公司、聚晟公司等投融资平台融资能力,完成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稳妥推进商贸企业改制,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步伐。
  (三)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一是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完成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30年)、城区控制性详规和小城镇规划评审,强力实施“焦博一体化”战略,加快构建中心城区、中心镇、小城镇、特色村相互衔接、层层组团发展的新格局。二是加快中心城区建设。积极推进新区建设,开工建设企业公共研发(培训)中心、博爱迎宾馆等项目。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建成宏基江南等5个小区,加快建设御景园等6个小区。积极推进老城区主要道路两侧开发,加快二街等旧城改造项目。完善城市功能,开工建设鸿昌路二级公路升一级公路工程,新建、改造清义路、文化路东段等7条道路,扩建幸福河城区段4座道路桥梁。加快“三纵五横”水系建设,建成幸福湖公园、滨河游园,治理运粮河等4条河道。继续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和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形象。三是推进中心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好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重点推进磨头、孝敬、金城等中心镇建设。依据村庄现有基础和辐射能力,规划建设3个以上新型农村社区。
  (四)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强化新型工业化主导地位
  一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集聚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成引丹供水、标准厂房一期、文化路雨污管网和兴园路、海华路北段等6条道路,开工建设创业路、世纪大道等4条道路,提高集聚区承载能力。抓住全省产业集聚区新一轮调规扩区机遇,努力将产业集聚区扩大到20平方公里,扩展发展空间。加快化工产业园、华士工业园等专业园区规划建设。二是壮大产业集群。围绕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和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游配套,集聚关联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工业企业集群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好友公司等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3家以上。三是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大力推动工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重点发展软件服务、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用信息技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以好友工业园、海华工业园和制动器工业园为基础,加快“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四是强化科技创新。以裕华公司、好友公司为先导,围绕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支持好友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创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通过3项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五)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新型农业现代化水平
  一是持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施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十大水利工程,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改善灌溉、除涝面积各2万亩,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和高产田巩固提升。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抓好9个粮食万亩示范方和超高产攻关田建设,争取粮食总产再创新高。二是着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大力发展山药、蔬菜、食用菌等特色种植业,新流转土地1万亩,新增大拱棚1000座、蔬菜标准化种植面积5000亩,发展经济林3000亩。新建6个标准化养殖场。依托北部林果业、南部高效生态农业园,积极推动观光、采摘农业建设,促进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三是积极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升值。完成5个绿色食品认证,创建2个特色品牌。新发展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5家市级以上示范社,培育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六)加大文化旅游开发,繁荣发展第三产业
  一是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依托我县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充分发挥青天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品牌优势,规划建设青天河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积极推进青天河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全国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二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开工建设维莱凯公司信息化汽车物流港、广盛隆公司仓储物流中心等项目,升级改造蒋村、际西等蔬菜批发市场,建成嘉宏伟业公司精洗煤一期工程等项目,落实森源公司医药物流等项目,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三是提升商贸服务业。建成清化商厦一期和中山国际广场,提高商贸服务业档次和水平。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善城乡商贸网络,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同时,加强农副产品价格市场监管,稳定市场物价,保障群众正常生活。四是壮大金融服务业。积极引进商业银行,组建村镇银行,规范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我县的支持力度。加快企业上市步伐,确保裕华公司成功上市,爱芙帝公司在天交所挂牌交易。
  (七)扎实推进节能减排,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认真执行新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和项目立项程序,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实行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加快重点节能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公共机构、建筑和交通运输节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严格排污企业监管。实施好中元德通公司6万吨改性沥青、鹏鑫公司4.5万吨高强力还原胶等项目,在“城市矿产”资源回收再利用等方面谋划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项目,规划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八)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博爱建设
  高度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建成光智中学、特教学校,完成下期城小学教学楼等6项工程,开工建设清化中心校综合楼等6个项目,改扩建10所幼儿园。推进职专搬迁,加强职业教育,为企业培养新型技术人才。二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成投用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继续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和完善新农合、城镇居民和职工医疗保险。三是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继续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四是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年新增就业50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600人。妥善安排好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残疾人的就业工作。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工作,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建成安顺居等廉租房项目,开工建设集聚区公租房、老年公寓。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积极推进文化、广电、安全、消防、气象、人防等其他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